科技对于我们的作用
我并不赞成宗教避世的思想。尤其是我的课程针对的是中青年人,避世意味着完全脱离社会和家庭,远离父母、孩子,逃避责任与义务。如果我们的轻松自在是建立在牺牲责任义务的前提之上,那么这种所谓的自在,对于社会和家庭而言,不过是一种毫无价值的毁灭,也违背了我们追求自在的初衷:利用内心的平和扩展自身,发展潜能,使自己在身心各方面都更加强大。
在现实社会中,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科技是伟大的,未来世界要摆脱战争、饥荒、疾病,都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。一味评价科技对人心的腐蚀是片面的。
在前面我们提到"五味使人口爽",但真正的问题并非美味本身,而是美味让我们丧失了判断力,失去了节制能力。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,就是把握好"量"的尺度——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被其所控制,关键在于控制食量,不贪食、不暴饮暴食。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科技产品的使用。
现在苹果手机内置了每日使用时长的监测功能,安卓手机也有类似功能。建议大家打开看看,了解自己每天在手机上花费了多少时间,都做了些什么。正如我们前面所说,问题的本质在于过度使用、过分贪恋。因此,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适度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,注意是"减少"而非"禁用"。
很多产品的设计都在消耗你的时间
正如前文所述,网络产品本质上仍然无法脱离商业属性。它们的获利能力与用户停留时间呈正比,点击量、关注量、使用时长等数据背后都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。以腾讯QQ为例,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,它却内置了新闻推送功能,但这些新闻中90%都是垃圾信息。它们往往以吸引眼球的标题诱导点击,内容却都是一些与用户无关的琐事。无论是哪位明星离婚或者遭遇不测,这些信息的目的并非提供有价值的资讯,而是消耗用户的时间。即便是像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,也在走这条路。
企业需要生存,商业发展难以避免这种现状。我们不能期待某一天企业会良心发现,停止这种诱导行为,这是不现实的。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,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:
- 现代手机软件的设计都以美观为主,但这种设计必然会过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,消耗大量时间。
- 要认清我们的"对手"。成千上万的美工、设计师不断绞尽脑汁地设计诱人的内容。这不能怪他们,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。而我们会沉迷其中也在情理之中,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。因此,不要苛求一步到位,而是循序渐进地改变。
- 控制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。无论是微博、B站还是抖音,当你在"刷"的时候,时间也在飞速流逝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行为会形成习惯,可能会耗费你数年的宝贵时间。
- 建立时间监督机制。利用软件记录每天的时间消耗,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,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些时间,人生将会有更多可能。
- 这些都只是建议,不是说教。如果你认同这些观点,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,合理使用互联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,而不是被其吞噬。如果你持不同观点,那也无妨,道不同不相为谋,感谢你的阅读。
永远铭记科技的初衷
科技发展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加健康、自由、充满活力和探索精神。当我们被科技所束缚时,无论这项科技多么先进,它都已经背离了其本质作用。
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,我们仍在探索。网络的飞速发展在便利生活的同时,也带来了新的隐患。科技可以促进交流,拓展社交圈,但也可能阻碍真实的人际互动,让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中,只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一隅天地。
如何打破这些信息孤岛,是一个重大课题,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。科技的诱惑确实强大,无论是软色情还是虚拟现实,任何新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。我们无需排斥科技进步,但必须保持警醒:科技是为了服务于我们,而不是控制我们。只有牢记这一点,我们才能在未来的5G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,维护自身的健康发展。毕竟,科技不会关心你的身心健康,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来把握。
科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而非全部。就像美味的食物,美味只是其中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食物是否有益健康,是否有助于长寿。
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Comments NOTHING